网站建设活动十篇贝搏体育
发布时间:2023-06-03
 贝搏体育怀集作为一个山区大县,全县19个乡镇,有文秘站网(居)委会322个,自然文秘站网3400个。而且文秘站网居比较分散,各文秘站网的经济状况、文秘站网容文秘站网貌和群众的思想素质参差不齐,要全面推进生态文明文秘站网创建工作,难度大、任务重。如何才能扎实有效地把创建生态文明文秘站网工作落到实处,县委县政府通过深入调查研究认识到,把创建生态文明文秘站网工作与开展保持员先进性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作

  贝搏体育怀集作为一个山区大县,全县19个乡镇,有文秘站网(居)委会322个,自然文秘站网3400个。而且文秘站网居比较分散,各文秘站网的经济状况、文秘站网容文秘站网貌和群众的思想素质参差不齐,要全面推进生态文明文秘站网创建工作,难度大、任务重。如何才能扎实有效地把创建生态文明文秘站网工作落到实处,县委县政府通过深入调查研究认识到,把创建生态文明文秘站网工作与开展保持员先进性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作为党员干部为民办实事的具体行动抓落实,是推进生态文明文秘站网建设的有效途径。于是,县委、县政府在年初作出了“怀集县处级领导带头回乡创办生态文明文秘站网示范点”的决策。要求怀集籍的县处以上干部每人都回自己的家乡创办一个生态文明文秘站网示范点。通过创建活动,一方面探索创建经验,总结出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本籍干部在当地群众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带动广大群众创办好示范点,为邻近乡文秘站网树立榜样。

  为激励本县籍的县处级干部回乡创建生态文明文秘站网,县委、县政府拨给每人100吨水泥,并将他们回乡办点列入县的岗位目标责任制进行考核。县委、县政府的鼓励支持,激发了本县籍县处级干部的责任感,增强了信心。他们不辱使命,不负所托,在完成自身本职工作的同时,回到家乡为创建生态文明文秘站网推波助澜。

  1、广泛宣传发动,凝聚民心,调动乡亲积极性。针对部分文秘站网干部和群众在创建生态文明文秘站网之初存在的模糊认识和畏难情绪,县处级干部主动利用节假日的休息时间回到家乡,采取召开文秘站网干部、党员、文秘站网民代表会议,组织文秘站网民代表到外地参观学习,挨门逐户找德高望重的文秘站网民座谈等形式,对乡亲们宣传创建生态文明文秘站网的好处,做到启发干部时用事实讲话,动员群众时用实惠讲理,使文秘站网民们认识到创建生态文明文秘站网不是政府搞的花架子工程,而是能切实改变农文秘站网落后面貌,提高文秘站网民生产生活质量,造福子孙后代,惠及千家万户的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是党和政府为农文秘站网群众办的一件大好事、大实事。通过深入浅出的宣传,乡亲们的认识提高了,思想统一了,激发了热情,踊跃投入到创建工作中去。连麦镇塘更文秘站网是县政协副主席刘克仁的家乡,去年6月初,文秘站网里规划开展生态文明文秘站网建设,但部分文秘站网民不同意,他首先做通自家兄弟思想工作,由自家兄弟主动带头投工献地,拆茅厕,搬猪舍,清理门前屋后乱堆乱放的杂物,动员在外务工的叔伯兄弟和亲朋戚友用实际行动支持创建工作。对于一时想不通的文秘站网民,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主动上门挨户做好解释疏导工作。在文秘站网干部的组织带领下,全文秘站网家家户户都行动动起来,修整道路,疏通沟渠,拆除污染环境的废旧建筑,整治卫生死角,文秘站网容文秘站网貌就发生了喜人的变化。目前,该文秘站网正在大力推广户用沼气,向着沼气示范文秘站网的目标迈进。梁文秘站网、坳仔镇分别是县领导梁为东、陈维、李爱勤、刘炜星等人的家乡,为改善家乡的人居环境,他们经常利用节假日时间,回家乡帮助和指导文秘站网民开展生态文明文秘站网创建活动,带领自己的叔伯兄弟和广大文秘站网民治理文秘站网中脏乱差。在他们的带动下,这两个镇的何屋、西园、谭载、陆屋、大浪、滩头等文秘站网的文秘站网民迅速行动起来,大搞绿化、美化、净化,并捐资筹款铺设硬底化文秘站网道、篮球场,建设生态小公园和文化活动室,文秘站网容文秘站网貌大为改观。

  2、出谋划策,牵线搭桥,形成创建合力。建设生态文明文秘站网,是广大农民群众移风易俗、改善生产生活环境、营造美好家园的伟大创举。农民群众既是创建成果的受惠者,又是创建工作的主体。因此,一定要在实践中切实尊重和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根据农民意愿推进创建,主要依靠农民力量搞好创建。为将自己家乡建设成为倡导文明、建设文明、展示文明的示范点,本县籍的县处级干部坚持引导而不强求,热情帮助而不包办,积极支持而不旁观,让乡亲们在创建工作中唱主角、挑大梁。他们启发引导文秘站网干部树立“规划先行”的意识,主动牵线搭桥,邀请规划部门根据文秘站网的实际和乡亲们的意愿,精心做好规划方案,按照规划分步实施。为筹集文秘站网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资金,他们主动带头捐资献物,发挥联系面广的优势,动员各地朋友关心支持创建;悉心指导文秘站网干部注重发挥“亲情、乡情、友情”的情感纽带作用,以“反哺故土”、“饮水思源”、“回报桑梓”等传统美德为理念,以举办座谈会、寄发书信、电话联系等多种形式,广泛动员外出经商务工的乡亲为家乡生态文明文秘站网建设提供财力、物力支持。

  3、积极引导乡亲发展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我县大多数农文秘站网由于受多种因素制约,生产力仍然比较落后,集体经济薄弱,农民增收缓慢。发展农文秘站网经济,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加快农民增收步伐,始终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和改变农文秘站网落后面貌的关键。本县籍县处级干部带头回乡创办生态文明文秘站网,坚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展开,把工作做到农民群众发展经济的实际过程中去,把着力点集中到激发乡亲们参与改革和发展的积极性、创造性上来。甘洒镇钱文秘站网是县政协主席钱卓先的家乡,该文秘站网既是革命老区,也曾是一个比较贫穷的文秘站网庄,钱卓先同志按 照县委的部署,带头回到家乡协助文秘站网干部带领乡亲们开展创建,指导乡亲们在推进“五改”工作中注意保护土地资源,在完善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中做到既方便生活,又有利于生产。除此之外,钱卓先同志大力支持文秘站网中的直系亲属种植笋竹和饲养山地鸡,挨家挨户上门动员乡亲们破除“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观念,帮助他们选好发展项目,走勤劳致富的道路。他的循循善诱,使众多乡亲增强了信心,明确思路。钱文秘站网掀起了新一轮的种养热潮,成为了全镇的种养示范文秘站网。钱卓先同志也因此在家乡的威望越来越高,倍受乡亲们敬重。在本县籍县处级干部的大力推动下,全县速生丰产林、松脂林、厘竹种植和肉牛、山地鸡饲养的发展势头良好,去年以基地为主的名优特产粟米鸡饲养量达到1005万只,比上年增长25.6。

  本县籍的县处级干部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回乡发动乡亲创建生态文明文秘站网,造成了积极影响,产生了示范效应,推动全县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取得可喜成效。

  1、广大群众被进一步发动起来。创建文秘站网形成了一种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和“民心思变、民心思进贝搏体育、民心思富、民心思建”,“四处筹资搞创建”的良好风气。仅去年,县文明办就收到主动要求创建生态文明文秘站网的申请107份。怀城镇油榨文秘站网在市建设局的大力支持下,仅用半年时间,就把一个落后的旧文秘站网创建成了上档次的生态文明文秘站网,成为全县新农文秘站网建设的一个新亮点。昔日“有女不嫁油榨文秘站网”的口头禅,变成了今天的“有女要嫁生态文明文秘站网”的文明新风尚。梁文秘站网镇葵扇文秘站网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文秘站网民们无偿献工、献地,确保创建活动顺利推进,仅10多天时间,该文秘站网文秘站网民就无偿献地20__多平方米,投入义务工1200多个,完成砌石、填土500多立方米,修通了长1.1公里、路面宽3米多的环文秘站网硬底化大道。该文秘站网年近八旬的退休干部梁甫华在活动中率先将自己积蓄多年的4000元现金捐给文秘站网里开展创建新文秘站网。该镇加德文秘站网党员干部积极带头捐款和四处筹资近40万元,修建了水泥路文秘站网道,被当地群众称誉为“党员大道”。

  2、外出经商务工人员激发爱乡热情,大力支持家乡创建工作。县领导干部率先回乡带头创建生态文明文秘站网的举动,在一大批外出经商务工成功人士中引起了积极反响,他们纷纷行动起来,捐资献物、出钱出力支持家乡生态文明文秘站网建设,在动员老家亲戚朋友破除封建迷信、整治文秘站网容文秘站网貌、筹集资金等环节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坳仔镇大同文秘站网外出务工成功人士陈国新捐献3万元支持家乡创建生态文明文秘站网。永固镇双迪文秘站网外出务工人员仅用半月时间,带头并发动群众捐款共20多万元,铺设了一条约2公里长的硬底化文秘站网道和篮球场等。

  3、抓住关键重点突破,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县委、县政府抓住基础设施建设这个关键和创建生态文明文秘站网“五有五化五无”这个重点,拨出专项资金支持创建文秘站网搞好硬件设施。至目前止,创建文秘站网已完成改厕3182户,改水5515户,铺设硬底化文秘站网道、巷道102公里,建设硬底化排污渠180公里、禽畜饲养栏31个、垃圾填埋场49个、篮球场38个、生态小公园3820平方米,添置了一大批儿童游乐设施,全县创建文秘站网的硬件设施和文秘站网容文秘站网貌得到明显改善。

  4、把“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文秘站网活动与创建工作相结合,形成了部门协调联动、上下齐抓共建的良好氛围。我们鼓励和发动省市县驻文秘站网工作组在所驻文秘站网开展创建活动,引起驻文秘站网工作组派出单位和驻文秘站网干部的共鸣,他们把搞好创建工作作为己任,纷纷支持和组织所驻文秘站网开展创建生态文明文秘站网活动。如市建设局、市国税局、市中行、市计生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民政局、市第一人民医院、市航道局等单位在各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使所驻文秘站网生态文明文秘站网创建活动有声有色,起了很好示范作用。

  自年以来,我县紧紧围绕全县政务公开工作实际,借鉴外地经验,扎实开展以县政府网站为中心,以乡镇和部门子网站为基础的政府网站群建设。截止目前,全县已建有乡镇和部门网站54个,并与县政府网站建立了链接,实现了政府网站群资源的初步整合。尤其是作为全县政府网站群龙头的县政府网站,历经多次改版升级,从最初的一个网站、五六个栏目、百把篇文章,发展到目前已建成53个栏目、20余万篇政务信息和公众累计访问量200万人(次)以上的规模。在县政府网站的推动和引导下,政府网站群建设呈现出栏目逐步优化、内容逐步丰富、功能逐步完善的势头,在为公众和企业提供信息公开、网上办事和互动交流服务、构建和谐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㈠成为政务信息的主阵地。本着政务公开贝搏体育、为民服务的原则,政府网站群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结合自身职能,设立了“政务公开、政务要闻、政策法规、办事指南、公示公告”等栏目,及时各类政务信息,充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知情权和监督权。目前,政府网站群已公开各类内容准确、来源可靠的政务信息20万余条。其中,县政府网站各类政府公文3000余份,实现了近三年的政府公文的应公开尽公开,提高了政府工作透明度。同时,还围绕与公众生产生活联系紧密的事项,及时气象预报、用工招聘、议案提案办理等各类便民信息3000余条,各类重大建设项目招投标信息2000余条,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

  ㈡成为展示形象的宣传台。近年来,政府网站群围绕政务工作,设立了《今日》、《部门动态》、《政务研究》、《公文公告》等特色栏目,栏目中每篇文章的访问量都在1000人(次)以上,较好的向社会各界传递了政府的“声音”,展示了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面貌;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大型专题活动,及时做好宣传造势工作,先后制作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寻找最美丽的乡村”等一批专题网页,通过方便快捷的网络平台,及时活动的最新进展情况,加大与外界的宣传沟通力度,扩大了活动的影响力,为重大活动的成功举办奠定了基础,政府网站群已成为我县各类重大专题活动的网络宣传综合平台。

  ㈢成为群众网上办事的服务厅。坚持以便民、利民为宗旨,紧扣公众参与、在线办事两大核心功能,以县政府网站为试点,在政府网站群内率先开通了“政风行风信箱”和“非审批类”在线办事。“政风行风信箱”开通以来,累计接受群众咨询、投诉、建议等各类信件1000余封,通过跟踪督办、及时反馈,较好地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群众满意率达90%以上。“非审批类”在线办事开通以来,及时公开各类非审批事项的收费标准、政策依据、办事指南和联系方式等1000余项,提供表格下载2000余份,基本实现了常用非审批类事项的网上公开,方便了企业和公众办事。

  ㈣成为电子政务建设的推动者。按照统筹规划、以点带面、循序发展、同步提高的思路,结合政务公开工作实际,加快推进以部门和乡(镇)子网站为基础的电子政务平台建设,到2009年底,已建成部门网站44个、乡镇网站10个,基本覆盖了政府各部门和乡镇。其中,围绕扶贫搬迁、农田水利、财政与编制公开工作,认真抓好扶贫、水务、财政、人事等一批子网站建设;围绕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建设,及时开通县新农村建设网,较好地展示了我县新农村建设的成就,在宣传、提升形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围绕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建立了县招商引资网,在网上推介,介绍投资环境,招商项目信息,为开展网上招商做出了有益探索。

  ㈤成为政府网站群高效运行的后勤部。在制度保障上,先后出台了《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县政务公开工作意见》、《县政府网站群建设及电子政务(事务)公开情况考核评测办法》等一批制度,使政府网站群建设有章可循,有制可依;在组织保障上,组织政府网站群健全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明确专职和兼职承办人员,并分年度下发了《政务公开工作重点》,使政府网站群建设形成了有领导挂帅,有专人专承办的建设体系;在网站技术保障上,政府网站群在网页设计、内容更新以及网站维护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和经验,并建立了规范的管理制度,为政府网站群安全高效运行提供了保障。

  虽然我县政府网站群内容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政府网站群建设的目的不仅仅是信息公开和浏览功能,更重要的是提供一个平台,为企业、群众和基层提供便捷的服务,为阳光政府建设提供突破口,在这方面,我县政府网站群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是在线办事能力还有待增强。目前,在政府网站群建设体系中,仅县政府网站开通了“在线办事”和“公众参与”栏目,其他子网站在这方面仍处于空白。从“在线办事”应用看,仅仅实现了“非审批类”在线办事功能,部分非审批类事项还不够全面,与真正实现“在线办事”的目标存在差距;从“公众参与”应用看,“政风行风信箱”开通时间不长,作用尚未完全发挥,部分单位在回复信件时,内容避重就轻,流于形式。

  二是服务功能还有待提升。目前的政府网站群建设仍然以政务公开为主要目标,虽然“便民公告”栏目给公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方便,但在与公众生活联系较紧密的栏目建设,如单位职工养老金、医保、住房公积金查询上仍存在空白。

  三是软件硬件建设还有待加强。按照有关要求,政府网站群内子网站应全部统一部署在县政府网站服务器上,但由于受人员编制等因素制约,县政府网站没有专职工作人员,无法有效保障政府网站群高效运转;硬件设备因长时间高负荷运行,导致性能低下,已无法满足政府网站群的运转需求。

  加强政府网站群建设,打造“阳光”政府是政府自身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当前形势下,显的迫切而重要。在今后的政府网站群建设中,必须坚持以为民、便民、利民为原则,按照“丰富政务信息、完善在线办事功能、加强互动参与交流”的思路,建设一个以用户为中心、各类政务信息资源丰富、公众参与和在线办事功能比较完善的政府网站群,实现政府网站群建设由信息上网向服务上网的跨越,打造真正意义的“阳光”政府。

  ㈠政务信息要进一步扩容。政务信息质量和更新速度是政府网站群的生命力所在。要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出台政府网站群信息报送文件,切实整合信息资源,统一信息报送渠道和方式;各子网站要指定专人负责本单位的信息工作,进一步丰富信息内容,提高信息质量;同时要按照栏目共建、资源共享的方式,探索开展共同维护栏目新机制,实现政府网站群资源的充分整合;要按照保密工作的规定,加强政府网站群网上公开信息的审核,确保的信息合法合规。

  ㈡政务互动参与要进一步规范。政务互动是加强政府与群众沟通的重要渠道。要按照《关于开展网上政风行风信箱实施意见》的要求,加大信件审核力度,搞好网上的归口办理;要加大对网上办理程序、时限、效果以及应注意事项的指导力度,规范办理程序;要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办理效果,让每一起网上落到实处,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同时,要选一批子网站作为试点,重点推广“政风行风信箱”应用,逐步使“政风行风信箱”应用在政府网站群内“全覆盖”。

  ㈢在线办事功能要进一步提升。在线办事是提高行政效率、打造为民服务平台的重要措施。要进一步完善“非审批类”在线办事事项,充实非审批类在线办事数据库;全面审核非审批类在线办事提供的各类表格数据,保证能够100%下载;加大面向企业、公众两种“非审批类”在线办事事项的筛选工作,避免交叉重复;同时,政府网站群应积极筹建“在线办事”栏目,探索开展“在线办事”应用,不断整合服务项目,将与公众联系紧密的办事事项搬上网络,方便公众网上办事。

  ㈣特色栏目设置要进一步优化。特色栏目是扩大政府网站群影响力的重要途径。政府网站群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搞好“问计与民”、“问卷调查”等栏目建设,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汲取群众的智慧;探索开展“在线访谈”、“热点解答”、“新闻会”等政府网站群建设新模式,及时回复解答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加大便民数据库的建设力度,对具有共性的事项,录入便民数据库,方便公众查询;要探索开展养老金、医保、住房公积金查询等个性化网上服务,切实方便公众生活;同时,要积极抓好明星村、明星企业的网站建设,不断健全和完善政府网站群体系。

  艺术类高校现有网站的内容主体由介绍性信息、动态信息、资料类信息和其它信息组成。介绍性信息包括物理、事务的状态类信息,承担学校全局及各层面的介绍、对外告知、宣传的功能;动态信息主要由各网站的新闻类、公告类信息组成,是艺术类高校对外信息的主体;资料类信息主要由教育教学资源及历史资源等构成。艺术类高校网站过去大都是以上述四类信息为核心来建设,而这四类信息在反映校内信息的分布上明显是不均衡的,从内容的组织上和表现形式上也较为枯燥,主要表现在:(1)网站内容刻板、僵化、缺乏活力。从门户网站到校内机构网站、子院(系)网站,艺术类高校网站的大部分信息都秉承了超乎想象的保守模式。大量介绍性信息和资料信息准确度不高且更新频率低,过度形式化的行文也使得信息的可阅读性不强,分布在各级网站的许多信息同质化严重,有些信息散落各地、版本无法统一,使得访问者访问时明显感觉到困扰。(2)网站内容组织套路化严重。网站在栏目分配方面套路化严重,许多网站依然沿袭上世纪国内综合性高校网站建设初期的栏目结构。静态描述性信息和动态信息被杂糅到导航中,大量的信息被粗暴单一地按时间倒序罗列呈现,文章标题冗长而随意,显得枯燥乏味。(3)网站内容展示方式较为单调。艺术类高校网站内容的特色应该是图片、音视频艺术内容的展示。而许多网站仍然把这些多媒体内容简单当作“文章”来对待,仅使用简单的图文混排。多图展示、交互展示、音视频的互联网展示新技术没有充分被使用,没有把图片、音视频类艺术内容的展示特色呈现出来。3.艺术类高校网站管理现状现有艺术类高校网站管理水平整体都不高。网站策划、制作、与管理维护相互独立,无法平滑衔接,缺乏整体的运营级的管理思想。除了门户网站和新闻宣传网站存在特定的管理办法和维护人员,其他大部分网站都还停留在简单的条目维护和更新的层面。少量脱胎于传统校内纸质媒体的网站继承了一部分传统媒体的管理方法。然而传统媒体周期性明显的管理模式并不完全适用实时的、灵活的互联网媒体,内容方面和传媒媒体也不同,多媒体内容也更受欢迎。诸如种种均对艺术类高校网站的整体管理水平造成了一定影响。笔者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点:(1)行政机构管理思想严重影响各网站管理。这将导致网站的版式、设计、内容规划、更新维护受到行政思路的极大左右。无法从媒体运营层面对网站从形式到内容的改良,也没有有效的途径和保障进行运维、宣传支撑。(2)兼职人员作为管理主体人员极大影响运营质量。大量站点的管理就是在网站制作完成之后找一名工作人员兼职维护,大量兼职人员的媒体质素较低,新媒体技术水平不高,导致网站在管理上松散而平庸。(3)无系统的管理理念。各站点从建站策划到后期运维都缺乏统一的运营思路,大部分网站都是从模仿同类网站开始,缺乏根植于自身的业务、需求、服务对象、访问者的针对性策划,后期的维护由于普遍由兼职人员担任,在内容整理的能力、媒体技术的应用、网络宣传技巧的把握等方面都处于较为原始的状态,因此绝大多数还谈不上系统的运营理念。

  南京艺术学院的校园网站经过10年的持续发展,各级网站建设与管理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依然也存在前文所述的一些问题。例如,全网内容严重“偏科”,大量珍贵有价值的信息没有有效的途径和合适的展示方式及时通过互联网传播出去。因此,2011年南京艺术学院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决定做一次大胆的尝试———创办“黄瓜园”系列网站。“黄瓜园”是一个综合性艺术资讯网站,主要展示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和艺术作品,丰富校园网文化信息内容。该网站内容主要目的是补全当时校内全网动态信息的缺角。南京艺术学院是一所综合类艺术高校,学科专业丰富,演出、展览、讲座、比赛频繁。“黄瓜园”就是搭建一个统一的平台来展示这些信息。艺术类高校网站的最大特色应该是适合展示的内容居多。绘画、设计、音乐、舞蹈、表演等,都是适合展示的内容。这些富于展示的内容才是艺术类高校网站的核心内容,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在网站上呈现其生动的本来面目。针对这些特点,我们为“黄瓜园”设定了五大频道,分别为:(1)艺术活动,旨在提供校园各类艺术文化活动的预告及海报展示。(2)校园生活,旨在报道学校重大新闻、思想政治教育、学术报道、学习分享、招生就业等。(3)视频,包含校园新闻、各类演出、展览、交流讲座、人物专访、原创DV等。(4)毕业季,以“生动、感动”为主题词,包含毕业那点事、追逐毕业等特色栏目,记录毕业的心情、照片、感悟。(5)作品展厅,以教师、学生优秀作品展示为主。“毕业生网上作品展厅”是该频道的特色与亮点。“黄瓜园”网站五大频道的内容是完全根据受众的需求而设定。对艺术活动的预告、提醒,活动的报道、记录,艺术作品的展示,甚至是根据毕业生自己的作品内容组织的毕业季等,都是为了满足访问者需要直接的内容、有价值内容的第一需求。在版式设计和内容展示上,“黄瓜园”充分考虑到受众的浏览设备与技术环境等因素,制作出高兼容性且灵活的网站结构。版面设计采用互联网大型综合信息网站的“多屏分页”设计,摆脱了仅仅依靠更新时间倒序排列的旧模式,根据信息的重要程度、相关程度、时间属性等合理分配到精心设计的版面上,便于访问者浏览。同时网站增加图片、音视频的数量,并且精心设计多图、音视频等信息的展示效果。2010年5月底,“黄瓜园”后持续飙高的访问量验证了“黄瓜园”在内容策划上是成功的。在之后的校内随机走访显示“黄瓜园”在广大师生中知名度、美誉度都较高。为了确保网站的可持续发展,“黄瓜园”系列网站在构想初期就设定了一个学生组织作为基础。为了解决采编、设计、制作、、宣传等问题,我们组建了南京艺术学院“2012数字媒体工作室”。这是一个以在校学生组成的学生团体,在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指导下开展工作。在实施2012数字媒体工作室主管“黄瓜园”网站过程中,我们借鉴了大型网站的许多管理办法,具体表现在:(1)“站长负责制”代替“领导负责制”,站长负责把握网站的整体工作安排,流程设定和监督,并对网站的整体形象和内容品质负责。(2)网站管理团队则按照首页———频道———栏目———事件分级设定编辑负责制度,层层审核,层层把关,层层向上负责。这样每个层级的编辑都可以聚焦自己所在的层级去组织和呈现汇聚上来的信息,而不是靠后台程序一窝蜂粗暴地按照时间倒序进行排列。(3)采访部的记者分为文字、摄影、摄像三大类,每三人成为一个采访小组,互为补充。采访小组负责从活动现场采集信息和内容,并以小组的形式初加工,之后投递到相应的编辑手中。编辑部根据内容判断的栏目、推荐的优先级与位置等。特殊情况时,可以在站长负责的情况下,临时提高采访小组的权限,直接消息到相应的栏目,实现更快更及时的报道。但权重较高的首页或栏目的权限仍然在编辑和站长手中。(4)试行双维度“稿费”制度。稿费制度是激励机制的保障。首先对网站内容进行分解确定最小单位稿酬标准贝搏体育,比如文字以千字为最小稿酬单位,图片以张数或套数为最小单位,音视频以条目为最小单位同时考量时长等。其次,划定另一个维度的稿酬,借鉴报纸的版序测定方法,根据内容被采用的级别,如页面级、栏目级、频道级、首页级,甚至首页又可以按权重细分具体呈示的部位做加权稿酬。这种双维度的稿酬制度一方面可以激励内容制作者,另一方面也可以对站内的内容进行原始的价值评估。正是这些探索与尝试使得“黄瓜园”网站走出了一条开放的、可持续的、独特而璀璨的道路!

  艺术类高校网站的建设与管理归根结底都是要扎根于人、作品、活动。无论面向怎样的访问者,“内容为王”都是颠扑不破的道理。然而在实现这一目标的道路上,尽管艺术类高校拥有其校情特点,如整体的文字水平、编组稿水平、运营管理上无法和现今的互联网媒体相提并论,但是艺术类高校的多媒体内容的高展示性却是独树一帜的。从创办“黄瓜园”系列网站的经历来看,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与思考。

  1.关于网站的定位艺术类高校网站的定位必须从自身特色出发,从广大访问者的需求出发。结合艺术类高校高展示性内容丰富的特点,不断完善现有的传统信息建设的同时,积极探索每一个网站中可以容纳的校园内信息。艺术类高校的网站不应该只是那些乏味的传统信息,应该包含更多富有活力、富有价值的艺术信息。无论对于在校师生还是外部来访者,这些生动、活泼的艺术信息都是吸引他们的根本。由此建设一批有针对性的特色网站,是繁荣艺术类高校网站的重要举措。

  2.关于网站的内容与展示方式艺术类高校高展示性的内容需要更先进的互联网多媒体展示的技术与设计思想。网站设计、内容设计、版面组织,都不能奉行保守主义,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是艺术类高校网站出彩的要点。在内容的组织与展示上应积极向互联网媒体学习,学习基于媒体意识的内容组织与展示的方法。不仅仅从视觉设计上改变原有的网站建设思路,还要从思维层面重新审视艺术类高校网站的艺术化内容。艺术类高校的网站内容与展示方式也要与互联网的大环境与时俱进,充分挖掘艺术化信息的展示价值。

  3.关于网站的开放式管理艺术类高校网站的发展需要更开阔的思维和更大胆的创意。许多传统网站建设与管理依靠的是一些没有互联网媒体经验的工作人员,使得网站的整体结构与内容都比较封闭。管理层面也由于人员的限制,数量、质量都难以有较高的提升。对于艺术类高校来说,抛开纯文字的信息,其它多媒体信息的组织和整理上,都有丰富的相关专业作为强有力的支撑。尝试吸引一批对互联网媒体感兴趣的学生,加以适当的引导,可以为艺术类高校网站的建设带来意想不到的活力与惊喜。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进入社交化媒体时代和微时代,网络信息传播格局和舆论生态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如何进一步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工作,打造文明健康的网络舆论环境为小康社会建设服务,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

  互联网需要管理,网站需要发展,网络文化更需要建设。作为背后的推动者,一股发自山东省网络文化办公室的力量,正成为实现网络大省向网络强省新征程中强大的动力。为此,本刊记者对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山东省网络文化办公室主任刘致福进行了专访。

  《网络传播》:山东省内重点新闻网站达到八家,省网络办对这些网站如何定位发展?

  刘致福:目前,山东取得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备案并获得国家一类网络新闻资质的网站达到八家,名列全国前茅。这八家重点新闻网站各有特色、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山东网络新闻宣传矩阵。

  大众网以打造山东新闻第一网为定位,逐步形成了以综合信息为主的山东网友生活圈;齐鲁网牢牢把握“新兴信息网络主流媒体”的定位,致力于打造山东省第一视频门户,并全力打造了“齐鲁拍客”等一批有影响力的音视频栏目;鲁网则在本地特色的基础上更重视财经特色,向做窄、做深、做精的方向发展,力争打造成山东电商第一网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中国山东网以服务外宣为定位,打造成山东对外开放的新门户;舜网立足省会优势,以服务济南、展示泉城文化为定位,打造成泉城济南的新窗口;青岛新闻网确立了以青岛新闻为主,满足青岛籍和关心青岛的读者需要,面向全国全世界宣传青岛的传播思路,打造服务半岛蓝色经济发展舆论新阵地;胶东在线以民生服务系列品牌为着力点,打造网络问政和网络服务新平台,并成功构建“桥”系列品牌栏目服务民生;中华泰山网以“泰山幸福e家园”为基础,打造网络文化惠民新高地。

  通过抓地方特色,避免了这些重点新闻网站内容同质化问题,增强了网站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网络传播》:山东在重大主题宣传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你们如何利用网络媒体开展主旋律宣传报道?

  刘致福: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从2009年以来,我们先后举办了“庆国庆、迎全运”、“聚焦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春到黄三角——全国网络媒体黄河三角洲采访考察活动”、“文化强省看山东”、“全国网络媒体山东红色老区行”、“科学发展新山东”、“聚焦乡村文明行动”、 “金秋果香全国名博齐鲁采风”、“聚焦美丽山东”、“多彩十艺文化山东”等十余次全国网络媒体山东行大型采访活动,为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舆论支持。在网上掀起了大规模集中宣传报道山东实施科学发展、文化强省建设和乡村文明建设的舆论热潮,为喜迎党的十胜利召开营造了喜庆热烈、团结奋进的网上舆论氛围。

  2011年以来,全省各新闻网站按照中央和省里统一部署,创造性地开展了一系列主题宣传活动:“学雷锋做山东好人”、“锋行齐鲁—寻找身边的好人”、“爱传百城——寻找最美的你”等,深入挖掘报道了“山东汉子牛作涛”、“最美女孩刁娜”等一批草根英雄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感染和影响了亿万网民,受到广泛赞誉。

  今年以来,围绕“中国梦”的网上宣传,以中国山东网推出的“中国梦·我的梦”大型互动专题为代表,各新闻网站策划了“同心共筑中国梦”、“青春中国梦访谈”等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宣传活动,弘扬了主旋律,传递和凝聚了正能量。

  《网络传播》:互联网管理成为当前一大难题,省网络办在规范网络传播秩序等方面有何经验?

  刘致福:为规范网络传播秩序,整治互联网传播秩序乱象,省网络办着力加强全省网络舆论管控能力建设:

  一是持续开展“创建‘文明网站’、清理政治类有害信息、非法网络公关和色情信息整治、网络谣言整治、规范网站新闻信息传播秩序、整治网站地方频道”等净化网络环境“六大专项行动”。制定详细工作推进表,由“突击整治”变为日常化管理,常年抓不松懈,有效净化网上舆论环境,规范网络传播秩序。特别是积极推动文明网站创建活动常态化,2012年评选表彰15家省级文明网站,其中10家入围“全国文明网站”终评。

  二是加强属地网站备案和内容管理,牢牢把握网上正确舆论导向,坚持对全省备案的新闻网站、中央媒体地方频道、商业网站进行严格的资质年检,依法查处违规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的违规网站。

  三是加强微博客等新技术新应用管理,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微博客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积极推进微博客实名制管理。

  《网络传播》:山东省重点新闻网站自2009年以来连续四年五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这在全国也是独一无二的,作为网络文化主管部门贝搏体育,你们是如何助推网站品牌建设,又是如何打造系列网络文化品牌布局的?

  刘致福:以品牌建设带动内容建设,是全省网络内容建设的特色和亮点,目前网络品牌战略成为各网站发展的新引擎和提升影响力的总抓手。省里从资金、政策和品牌推动等多方面支持和促进网站加大品牌建设力度。一是抓策划。省网络办与网站一起,分析优势,找准定位,确定突破点、创新点和发展思路;二是倾力推动。对已经确定的品牌项目,通过研讨会、推介会以及开展相关活动等多种形式和方法,推动、包装、扩大影响,锤炼锻造;三是资金扶持。省里专门设立了品牌建设专项资金,支持网站品牌项目的开发、建设。同时,凡在全国获奖的品牌栏目,省里都要给予表彰和资金奖励。

  各网站立足自身优势,推出了一批立意高远、原创风格强、服务特色鲜明的优秀栏目、优秀作品,形成了具有山东特色的系列网络文化品牌,带动和促进了网站内容建设。大众网的综合信息、齐鲁网的视频与网络电视、胶东在线的民生服务已经成为山东网络文化的优势和品牌。

  2009年胶东在线“网上民声”栏目,获得中国新闻奖网络专栏一等奖;2010年,大众网“中国一日”获得中国新闻奖网页设计一等奖;2011年,大众网页面设计“生死抉择 惊天一坠”获得中国新闻奖网页设计一等奖;2012年,大众网宣传纪念建党90周年的《党旗漫卷中国红——走进56个民族家庭大型接力式采风活动》专题和胶东在线弘扬主流价值观的《接力寻美 温暖中国》网络专题包揽第22届中国新闻奖网络专题一等奖,山东成为连续四年荣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网络类)省份。

  大众网的“独立调查”,齐鲁网的“齐鲁拍客”,胶东在线的“网上民声”、“爱心无限”、“网上问法”、“考试”等网上民生“桥”系列品牌栏目连续五年当选“中国互联网站品牌栏目(频道)”。“网上问诊”栏目被卫生部确定为“三好一满意”活动的重要典型向全国推广。

  《网络传播》:省网络办最近两年重点力推网络文化惠民工程,可否介绍一下推动网络文化普惠民生的一些举措?

  刘致福:山东在全国率先提出并推动实施网络文化惠民工程。各市、各重点新闻网站秉持“服务民众、贴近民生”的理念,借助网络搭建政民沟通交流平台,拓展社情民意表达渠道,积极为老百姓办实事、解难题,实现了各级新闻网站网上民生服务互动平台全覆盖。

  在胶东在线“网上民声”、“网上问法”等民生系列服务品牌、济南公安微博服务平台享誉全国的基础上,2012年又涌现出“泰山幸福e家园”、青岛黄岛区网络问政平台、诸城网上书屋、新泰“网上民意通”等系列服务品牌。山东的网络问政、官方微博群建设走在了全国前列,网络文化惠民效应初步显现。

  2011年6月1日,由山东省网络办主办、大众网承办的全国第一个青少年绿色网站“网上少年宫”成功开通上线多万少年儿童搭建了属于自己的网上精神家园。

  2011年,各新闻网站大都建立了民生类的服务栏目,大众网的“齐鲁民声”、齐鲁网的“民生频道”、青岛新闻网的“民生在线”、鲁南在线的“枣庄民意通”、中国寿光网的“寿光民声”、胜利石油管理局的“网络民生直通车”等一系列汇民智、传民情、解民困的栏目,共同构建了具有山东特色的网上民生服务方阵,成为山东网络文化一道靓丽风景。

  2012年10月,省里专门在泰安市召开现场会,推广泰安等地网络文化惠民经验。各地、各网站还十分注重线上与线下互动,青岛市组织各新闻网站成立了“网事如歌”、“蒲公英”等39支网友爱心团队,设立了爱心基金,今年第一季度,组织开展各类公益活动130多场次。

  网络文化惠民工程的实施,普及了网络文化,促进了社会和谐,推动了网络社会管理创新,探索出一条独具山东特色的网络文化惠民之路。

  《网络传播》:省网络办十分注重和强化新闻网站自身发展的能力建设,你们是如何激发网站活力的?

  刘致福:山东新闻网站快速发展,据统计,2012年全省8家省级重点新闻网站日均网页浏览量(PV)为571.45万,日均独立访客(UV)101.5万,新闻栏目日均访问量196.9万,显示了网民对网站内容的强烈关注。

  地方新闻网站在舆论传播中的作用愈加重要,已经成为地方舆论传播的主阵地。为促进省内各大新闻网站做大做强,激发内生动力,省里积极推动新闻网站转企改制,增强网站自身发展能力。目前全省有4家新闻网站列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转企改制名单,数量居各省市区首位。2012年3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在山东召开“新闻网站转企改制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推广大众网、齐鲁网转企改制工作经验。

  改革激发了网站发展内生活力,全国200余家省级重点新闻网站综合实力排名中,大众网、青岛新闻网、舜网、胶东在线位,其中大众网稳居前三位。

  《网络传播》:省网络办一大特色就是编辑出版了系统性、连续性、理论性的网络管理与发展的书籍,你们为什么要做网络文化积累工程?

  刘致福:网络文化是新生事物,必须加强跟踪研究和积累提升。省网络办着力强化互联网发展规律和网络新闻传播规律认知能力建设,推动先进网络文化积累和传播。在抓发展、抓管理的同时,省网络办不断强化网络文化的积累。2012年以来,着力加大网络文化建设规律性的研究和网络文化成果的推广普及。一方面紧跟网络技术发展步伐,积极在实践中提炼经验,在总结经验中探索规律,努力增强掌握规律、运用规律的本领,推出一批研究成果;另一方面立足向全省网宣干部队伍提供指导性、针对性参考读物和为各级领导干部普及网络知识,方便各级干部读网、知网、懂网,下大力气加强对网络文化建设规律的研究,下大力气加大网络文化建设成果的积累和沉淀,集中推出了40余部涉及网络文化研究、教育、普及的图书和相关资料。

  编写了《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我国互联网法律法规选编》、《国外互联网法律法规选编》、《网上舆论引导案例选编》、《网论》等工作指导性读物;编写出版了《网络之门》、《网言网语》、《中国互联网重大事件》、《山东省互联网重大事件》、《山东省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等年度系列丛书;创办了内部参考读物《读网》(半月刊),为领导干部熟悉网络、了解网络、运用网络提供了及时、有效的参考;为打造和培养本土意见领袖,每年推出一套4本《齐鲁网评之星》丛书。各网站也十分注重成果积累,胶东在线编写出版的《中国式网络问政》是国内第一部全面研究网络问政的理论专著,升华了胶东在线十年来在网络问政方面的实践和探索,在互联网传播领域具有重要的标本意义。大众网编辑出版的《手机语文》杂志,通过网络信息的反向阅读,为广大读者提供了纸质的网络文化产品。这些网络成果适应了互联网发展的新形势、新需求,为网络文化的建设管理以及宣传普及提供了专业的工作指导和丰富的资料参考。

  《网络传播》: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正深刻改变着舆论格局,人们的网络化生活成为常态,您从事互联网宣传管理工作多年,对建设好、运用好、管理好互联网最深刻的体会有哪些?

  一、审计干部的信息化意识有待加强,进一步利用网络促进审计工作的理念有待强化。

  目前,我市个别县(市)区审计局存在审计干部老龄化、审计干部信息化意识薄弱的问题,有些干部甚至个别分管领导认为审计网站和日常的审计工作没有什么关联,对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没有什么帮助,参与审计网站建设的积极性不高。因此,强化审计干部的信息化意识,进一步利用网络促进审计工作的理念是推进网站建设的当务之急。

  首先,要加强审计机关的各级领导的信息化的意识,让各级领导带头推动和指导信息网站建设工作,在网站的规划、设计、管理等方面提出指导性意见,并在经费上给予保障。其次,要加强对审计干部的思想教育,统一思想,强化利用网络促进审计工作的理念,让审计干部主动参与到审计信息网站建设中,集思广益,出谋献策,积极踊跃投稿,共同推进审计信息网站建设上台阶、上水平。

  目前,我市个别县(市)区审计局网站存在内容单一、功能简单、信息更新慢、栏目间逻辑关系混乱、的信息归类不够正确、内容不够完整、填写不够规范等问题。因此,强化网站的栏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审计信息网站的各项功能是推动审计网站建设的核心内容。

  一是要进一步完善网站的宣传功能,通过网站,公开审计机关有关机构职能、政务公开、新闻动态、审计信息化、廉政建设、审计公告等方面的内容,增强公众和政府其他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对审计性质和作用的认识,树立审计权威,为审计工作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二是要进一步完善网站的学习功能,加强审计法规、审计论坛等栏目的建设,把审计信息网建成学习平台、交流平台,使之成为广大审计干部加强法规学习、交流审计经验、提高业务水平的一个重要工具;三是要进一步完善网站的服务功能,立足于服务公众,服务广大审计干部,服务审计工作大局和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完善便民服务栏目,丰富内容,添加列车时刻、天气预报、在线翻译、在线地图等子栏目,满足社会各方对审计网站的需求;四是要进一步完善网站的交互功能,通过设置“局长信箱”、“咨询反馈”等信息反馈和交互系统,使网站的单向信息传输变为双向信息交流,使之成为公众反馈意见、投诉咨询、提供审计证据的场所。五是要结合当年开展的中心工作,添加专题活动专栏,详尽的对当年的专题活动做全程报道,如机关效能年活动专栏、科学发展观专栏、创业服务年活动专栏等等。六是要强化门户网站的美化设计,让网站能突出审计职能、行业的特色,让页面和栏目更加美观、大方、简洁、庄重。

  个别县(市)区审计局网站开通以后,由于缺乏广泛的宣传,上级审计机关、被审服务单位甚至本局干部职工都对审计网站并不知晓,网站访问量低下。因此,必须加强宣传,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促进审计网站更好地发展。

  一方面要利用审计机关内部专刊、机关宣传栏、政府信息公开网等媒体大力宣传审计信息网站,提高知名度;另一方面要加大协调力度,将审计网站与国家审计(政府)网、省级审计(政府)网、市级审计(政府)网及其他相关学术性审计网站互做链接,增强审计信息网的影响力。

  近几年来,尽管我市审计机关都不同程度地吸纳了计算机专业人才,加强了审计干部信息化知识培训,审计队伍信息化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基层审计机关计算机信息化人才匮乏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人才是审计信息网站建设工作的重要支撑,因此,强化信息化人才培训,是审计信息网站建设的智力保障。

  一是要加强网络基础知识培训,使审计干部“会用网”,能够熟练掌握并应用现代网络技术促进审计工作开展;二是要培养在网站策划、设计、维护更新方面都能发挥作用的骨干网站管理人才,使审计干部“会管网”。

  政府网站是一个地区在互联网上对外的主要窗口,是政府信息公开的主渠道。为了进一步加强政府网站建设与管理,全面提升我市政府网站群社会公众服务水平,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和政府管理方式的创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中、省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政府网站建设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实际,我讲几点意见。

  政府网站建设是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政府以电子方式无偿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工具,是各级政府及部门在互联网上政务信息、提供在线服务、与公众互动交流的重要平台。办好政府网站,有利于促进各级政府及部门依法行政,提高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水平,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对于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和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近两年来,我市重视电子政务建设,大力推进政府上网工程,政府网站建设管理取得显著成绩。目前,我市市乡两级政府及政府部门已建起网站群,政府网站在全方位宣传、促进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扩大政务公开、提供网上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总体来看,大多数党群部门和政府事业单位、双管单位还没有网站,市乡政府和政府部门网站建设管理水平不高,作用发挥不充分,还不能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各乡镇(办)、各部门要认真组织学习《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及省、市关于加强政府网站建设管理的相关部署和要求,按照《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进一步提高对政府网站重要意义的认识,采取得力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下势推进全市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工作。

  坚持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认真贯彻国家关于政务信息化建设的一系列决策和部署,牢固树立以社会和公众为中心的理念,着力突出政务特色,坚持统筹规划、协同建设、分级管理,努力把我市政府网站群建设成为政务公开的窗口和建设服务型政府、效能政府的平台。

  一是加强全市政府网站建设与管理,国庆前,全面完成各乡镇(办)和政府部门子网站内容添加保障任务。二是加快政府网站建设步伐,实施“党群部门和政府事业单位有网站”工程、“双管单位有网站”工程和“村村有网页”工程,12月底以前,全面建成党群和事业单位子网站,基本建成双管单位网站和行政村网页。三是推进行政审批事项网上办理,2009年达到30%,“十一五”末达到50%以上。四是积极筹备市级机关及乡镇(办)协同办公网建设,搭建OA办公系统平台,为实施文件信息网上传输创造条件。

  全市各乡镇(办)、政府各工作部门要高度重视政府网站建设,严格按照协同共建、资源共享,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强化服务、便民利民的原则,统筹规划,加快建设进度,进一步提升建设和管理水平。具体要求是:党群部门和政府事业单位、双管单位没有建立网站的,要采用在市政府门户网站中国网设立网站(网页)或者采用子站模式建站。已建成网站乡镇(办)和政府部门要及时准确地政府信息,搭建与公众互动交流平台,拓宽、畅通社情民意的表达渠道,着重为公众和企业提供多种在线办事服务、公益性便民服务。乡镇政府网站要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便利群众生产、生活为核心,及时当地贯彻国家农村政策的情况和村务公开信息,一村一品和农特产品信息,提供农技知识、致富信息、生活常识等便民服务。同时,市、乡政府和部门网站之间要积极主动地做好链接,逐步实现资源共享、协同共建和整体联运,使全市政府网站体系更趋完善。

  全市各乡镇(办)、政府各工作部门要充分发挥政务信息对经济社会活动和公众生产、生活的服务作用,按照严格依法,全面真实、及时便民的政务公开要求,加大政务信息力度,确保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参与的事项及时在政府网站公开。

  一是要着力推进政务公开,不断提升信息的深度和广度。全市各乡镇(办)、政府部门网站要及时更新本单位、本部门的概况、机构设置、负责人简介等信息,及时公开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人事任免和重要会议、重大活动、新闻会等政务信息,及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及实施情况。同时,要及时做好网页改版和栏目内容更新工作,保持网页内容丰富、面孔常新,切实改变网页栏目过少和一些栏目内容长期挂空的现象。

  二是要突出政务特色,加强热点政务专题的组织工作。全市各乡镇(办)、各部门、各单位要围绕政府重点工作和公众关注的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整合内部信息服务资源,努力增加政府网站原创性政务信息数量。办好“网上新闻”、“网谈”等新闻专题栏目,组织政务专题、政策法规解读等权威性信息,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做好舆论引导和解疑释惑工作。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要主动、及时地权威性政府信息,为妥善处理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要落实政务信息网上责任,市政府的新闻信息由市政府办负责,及时提供市政府门户网站;市政府各部门的新闻信息要第一时间在部门网站和市政府门户网站上同步。市政府部门向媒体披露的信息,要确保首先在市政府门户网站和部门网站同步。要完善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网上程序,及时准确地做好相关信息的组织工作。要抓紧做好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准备工作,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形式,依法扩大政府信息公开范围,确保市政府门户网站于2009年12月底前开通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专栏。

  三是要规范信息,健全完善网上信息公开制度。各乡镇(办)、各部门、各单位要严格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的要求,主动及时向市政府门户网报送相关的办事规则和便民服务信息,认真编制完善信息公开《目录》和《指南》,特别是加紧建立健全行政职能部门的信息公开目录,不仅要有部门职能、负责人介绍、内设机构、直属机构等基础性信息目录,还必须有部门文件、、规划计划、行业数据、行政许可、办事程序、办事时限、人事任免、统计公告、新闻、政府采购、招投标公告以及工作制度、办事纪律、监督投诉电话等核心服务信息目录。要制定信息分类管理办法,建立健全信息采集、编辑、审核、、共享等操作规范和程序性制度,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为社会和公众服务是政府网站的核心服务功能。我们要树立以社会和公众为中心的理念,下大气力做好网上服务工作。

  一是要以推进行政审批事项网上办理为起点,确保“十一五”末50%以上的行政许可项目实现在线办理。市监察局要充分发挥牵头组织作用,督促市政府各部门对本部门行政许可项目进行认真梳理,制订行政许可项目在线办理年度分步实施规划,并及时通报各乡镇(办)、各部门实施情况。目前,我市政府网站服务能力相对薄弱,各乡镇(办)、各部门、各单位务必强化措施,切实抓好这项工作,为公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市信息办要在中国网主页显著位置公布办事项目的名称、依据、程序和要求,提供表格下载、业务咨询和办理指南,实现在线申请受理、状态查询和结果反馈。并要按照公众、企业等服务对象的需求,梳理业务流程,整合办事项目,积极探索推行一点受理、抄告相关、并联审批,限时反馈、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协同办理等在线办理模式。按照网站受理、后台办理、网站反馈的模式,通过办事指南和页面链接提供一站式服务入口,逐步建立网上办事大厅。

  二是要以开展在线访谈为重点,加强政府机关与公众的网上互动交流。市信息办要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严格管理,确保安全”的原则,着眼于方便公众参与,做好总体规划,建立制度保障,加强栏目建设,畅通交流渠道,为公众参与互动交流创造条件。要在中国网上办好在线访谈、热点解答、网上咨询等栏目,围绕政府重点工作和网上舆情热点,针对公众中存在的疑问、误解甚至谣传等,主动通过政府网站开展宣传和解疑释惑工作,加强舆论引导。要定期整理群众在书记信箱、市长信箱、公众监督信箱的留言和建议,并及时给予回复。要围绕政府重要决策和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开展网上调查、网上听证、网上评议等活动,确定调查专题,征集群众意见和建议,及时分析汇总,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提高民主决策水平。

  网络编辑部作为商学院学生会对外宣传的窗口,主要负责学院的网站建设及记者站的组织管理工作。以网络建设为载体,发挥记者站文笔优势,对学院及学生会的相关工作进行及时、有效的网络宣传,对学院优秀青年学子进行真实、有力的采访报道,增强学院宣传工作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展现学生会工作风貌,展现学院学子风采,为同学和学院搭建网络交流的平台。二、部门职责:

  1对内宣传:以学院及学生会网站为平台,及时上传学院最新动态、重要通知、经典活动等,做到把握动态、及时报道、有效宣传。

  2对外宣传:负责将学院学生会各项工作、学院各团支部组织的重要活动、学院优秀青年学子风采、学院实践科研各项学术成果等重要信息及时上传至学校青年聚焦、基层信息等网站。同时,协助各部门及有关人员完成我院重点活动的外界媒体宣传工作。

  3网站建设和维护:学生会网站的建设和维护是我部一项长期性的基础工作。现阶段的工作重点在于完善网络板块划分,充实网站内容,贯注学院文化,提高网站点击率,建立网站维护制度。

  4记者站的管理:记者站作为我部宣传工作的重要团体,主要完成我院重大新闻的采集、重要活动的宣传工作。通过其及时、有效的平面宣传,竭力展示我院多彩风貌,营造我院积极向上氛围。部门在建立合理的制度下对记者站实行有效管理,通过多种形式全面提高小记者综合素质及记者站工作效率。

  5部门组织文化建设:紧密围绕学校和学院工作重点,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线,紧抓部门文化组织建设。在保持部门热情、活力的现文化氛围下,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创建经典品牌活动,进一步夯实部门基础,建设全面发展的优秀部门。

  6服务广大同学:利用网络媒体,对我院同学进行健康合理的学生生活、心理指导。及时提供各种校内活动信息,使同学更全面地参加学院学校的各项学生活动。同时,通过留言、网络面对面、邮件、即时通讯等方式为同学们构建和学生会的交流互动平台,方面学生会了解同学想法,采纳合理建议。三、本学期主要工作内容:

  针对上学期宣传工作中重大题材把握不到位、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事件曝光率不足的问题,考虑到网编部成立、发展时间尚浅,结合本学期我院毕业生工作这一主旋律,本学期,网遍部工作主要围绕院重点工作宣传报道、部门品牌活动打造、毕业生专题系列宣传三方面展开。

  同时,部门也将继续开展日常性工作,如青年学子风采展、网站建设维护、日常通讯采集上传等,并且积极创新工作思路,丰富活动形式,力争把工作做精、做细、做好。

  上学期,我部成功实行新闻我部自主采集和其他部门提供相结合的通讯写作上传制度。本学期,记者站新闻自主采集工作重心由各部门举办的大型活动转向党政团风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实践、科研立项等具有深刻影响力的重点题材上来。并做好我院新闻报道的社会性、影响性,加强与学校、社会媒体的联系,“走出去,拿进来”,正确把握舆论导向。

  本学期,在充分发挥部门网络技术和记者站的优势,举办与本部门职能相关的特色活动。通过活动,一方面提高全院学生的综合技能,加强学院学生思想文化建设,另一方面加强部门成员筹划、组织能力,考验其团队合作、协调能力,选拔、吸收优秀网络人才,提升部门综合实力水平。

  在“毕业生”学期,毕业生专题网络宣传工作为我部本学期工作重点之一。建立毕业生专题网页、结合“青年学子风采展”的活动形式开展“走访校友,忆母校情”系列专访活动、收集展示“再回首,感怀大学路”优秀毕业生感言、报道宣传院会其他部门毕业生的关活动,以新的宣传方式、新的工作体制,展我院08届毕业生惜别之情,打造我院浓厚的欢送氛围。

  本学期,在继续实行上学期部长副部长按周轮流值日制度的基础上,全面接手网站。并试进行网站权限的交接,着力培养网络技术人员,提高他们对网站认识了解及操作的熟练程度,为日后网站改版做准备。

  通过上学期两个多月的练笔实践,记者站基本完成小记者收发修改稿件、文笔运用、电脑操作能力的培养。本学期,进一步落实好小记者访谈、交流活动,尝试建立记者站信箱、创建院报院刊,真正做到“传播学院文化,丰富学生生活”。

  通过网络传播,指导全院学生学习生活,适时进行三学期、暑期安全常识等日常指导活动。四、工作计划与时间表:

  网络编辑部作为商学院学生会对外宣传的窗口,主要负责学院的网站建设 及记者站的组织管理工作。以网络建设为载体,发挥记者站文笔优势,对学院及学生会的相关工作进行及时、有效的网络宣传,对学院优秀青年学子进行真实、有力的采访报道,增强学院宣传工作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展现学生会工作风貌,展现学院学子风采,为同学和学院搭建网络交流的平台。

  (1)对内宣传:以学院及学生会网站为平台,及时上传学院最新动态、重要通知、经典活动等,做到把握动态、及时报道、有效宣传。

  (2)对外宣传:负责将学院学生会各项工作、学院各团支部组织的重要活动、学院优秀青年学子风采、学院实践科研各项学术成果等重要信息及时上传至学校青年聚焦、基层信息等网站。同时,协助各部门及有关人员完成我院重点活动的外界媒体宣传工作。

  (3)网站建设和维护:学生会网站的建设和维护是我部一项长期性的基础工作。现阶段的工作重点在于完善网络板块划分,充实网站内容,贯注学院文化,提高网站点击率,建立网站维护制度。

  (4)记者站的管理:记者站作为我部宣传工作的重要团体,主要完成我院重大新闻的采集、重要活动的宣传工作。通过其及时、有效的平面宣传,竭力展示我院多彩风貌,营造我院积极向上氛围。部门在建立合理的制度下对记者站实行有效管理,通过多种形式全面提高小记者综合素质及记者站工作效率。

  (5)部门组织文化建设:紧密围绕学校和学院工作重点,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线,紧抓部门文化组织建设。在保持部门热情、活力的现文化氛围下,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创建经典品牌活动,进一步夯实部门基础,建设全面发展的优秀部门。

  (6)服务广大同学:利用网络媒体,对我院同学进行健康合理的学生生活、心理指导。及时提供各种校内活动信息,使同学更全面地参加学院学校的各项学生活动。同时,通过留言、网络面对面、邮件、即时通讯等方式为同学们构建和学生会的交流互动平台,方面学生会了解同学想法, 采纳合理建议。

  针对上学期宣传工作中重大题材把握不到位、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事件曝光率不足的问题,考虑到网编部成立、发展时间尚浅,结合本学期我院毕业生工作这一主旋律,本学期,网遍部工作主要围绕院重点工作宣传报道、部门品牌活动打造、毕业生专题系列宣传三方面展开。

  同时,部门也将继续开展日常性工作,如青年学子风采展、网站建设维护、日常通讯采集上传等,并且积极创新工作思路,丰富活动形式,力争把工作做精、做细、做好。

  上学期,我部成功实行新闻我部自主采集和其他部门提供相结合的通讯写作上传制度。本学期,记者站新闻自主采集工作重心由各部门举办的大型活动转向党政团风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实践、科研立项等具有深刻影响力的重点题材上来。并做好我院新闻报道的社会性、影响性,加强与学校、社会媒体的联系,“走出去,拿进来”,正确把握舆论导向。

  本学期,在充分发挥部门网络技术和记者站的优势,举办与本部门职能相关的特色活动。通过活动,一方面提高全院学生的综合技能,加强学院学生思想文化建设,另一方面加强部门成员筹划、组织能力,考验其团队合作、协调能力,选拔、吸收优秀网络人才,提升部门综合实力水平。

  在“毕业生”学期,毕业生专题网络宣传工作为我部本学期工作重点之一。建立毕业生专题网页、结合“青年学子风采展”的活动形式开展“走访校友,忆母校情”系列专访活动、收集展示“再回首,感怀大学路”优秀毕业生感言、报道宣传院会其他部门毕业生的关活动,以新的宣传方式、新的工作体制,展我院08届毕业生惜别之情,打造我院浓厚的欢送氛围。

  本学期,在继续实行上学期部长副部长按周轮流值日制度的基础上,全面接手网站。并试进行网站权限的交接,着力培养网络技术人员,提高他们对网站认识了解及操作的熟练程度,为日后网站改版做准备。

  通过上学期两个多月的练笔实践,记者站基本完成小记者收发修改稿件、文笔运用、电脑操作能力的培养。本学期,进一步落实好小记者访谈、交流活动,尝试建立记者站信箱、创建院报院刊,真正做到“传播学院文化,丰富学生生活”。

  通过网络传播,指导全院学生学习生活,适时进行三学期、暑期安全常识等日常指导活动。

  我们在网站建立之初就明确,不建则已,要建就要建好、用好,确保其功能的发挥。一是加强领导,规划网站。早在20__年,我们就提出了建立“××党建”网站的构想,并成立了以部长为组长、分管副部长为副组长的网站筹建领导小组,组织专门力量研究网站结构和坂块设置,在反复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了较为合理、可行的党建网站建设方案。二是依靠自身资源和外力,精制网站。20__年,我部依靠部网站制作人员和县网络中心网站制作人员对溧水党建进行了第一次改版。20__年我部联系网站专业制作公司,利用其公司的技术优势,精制网页,进一步增强网站的美观性、可管理性和安全性。整个网站共设置党建新闻、组织工作、干部工作、信息调研、干部工作、远程教育、资料中心、网上交流、党建论坛和保持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科技党日以及各类学习专题等15个主栏目和附属栏目,可谓形式多样、图文并茂、资料祥实,涵盖了党建工作方方面面的内容。三是加大投入,组建网点。一方面我部为本部每一科室每一名工作人员配备了一台电脑等设备,并统一上宽带网,整合党建资源;一方面积极帮助、指导乡镇组建自己的党建网站,目前以有三个乡镇已经建设开通,20__年剩余的五个乡镇也都将建设好自己的党建网站;另外在全县创建了党建数字化平台,为全县92个行政村配备了电脑,并开通了网络,把网络积极向基层延伸,广泛“布点设站”。

  为确保网站健康有序运行,近四年来,我们从制度建设入手,规范网站管理。先后制定了《计算机数据与网络管理规定》《党建网站管理办法》、《网站信息报送办法》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一是严格了信息报送制度。建立了一支常数在123名左右的基层党建信息员队伍,并规范了信息报送方式和时间,同时我们还将网站栏目分解到部内各科室和有关单位,作为栏目的责任单位,负责栏目的更新和维护,从而进一步保证了网站的信息来源和内容的常换常新。二是严格了信息的采编制度。网站确立了严格的信息采编制度,部内安排了专人负责信息的采编,基层信息需经分管部长签发方可登载,本部信息需经分管部长审核、部长签发后方可发表。三是严格了网站更新制度。对网站内容更新等重要事项实行部务会集体决策制,每一次改版都要经过部务会召开会议专题讨论网站建设工作,对网站的风格、结构、内容进行了严格把关,在内容上坚持以党建工作为主,同时兼顾经济和社会事业等各项工作,力求让浏览者全面了解××。在形式上,坚持信息与互动交流相结合,开辟了“部长信箱”、“举报信箱”、“党建论坛”等互动栏目,使浏览者不仅能从网上获取信息,而且能参与网站开展的各项活动,使网站真正成为“党员之家、干部之家、知识分子之家”。

  建立网站,关键要发挥作用。在具体操作中,我们始终紧扣党建网络的快捷性、专业性、公开性、实用性的特点,做好新时期党建工作。

  一是利用网络快捷性特点抓党建,提升了组织部门的工作效率。通过基层网点的逐步建立,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和发送电子邮件形式传达上级通知精神,使得党建部门布置的各项工作快速传送到基层党组织,基层党组织能及时将有关材料通过网络报送上级部门进行汇总和督促检查,提高了组织部门的工作效率。

  二是利用网络专业性特点抓党建,进一步加强了党员教育管理。我们在网上建立了“保持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网页,开设了“网上教育广场”、电教之窗、农业技术平台等栏目。通过设置党建论坛网络平台,加强党员与党组织的沟通和交流,让流动党员有“家”的感觉;通过播放电教之窗播放各种党员电教片,打破时空的限制,使党员形象直观、自由自在地接受教育。

  网站是展示、沟通和交流的平台,各地区的地市级教育网站作为宣传和沟通的载体,可以根据各地教育发展的情况充分展示自己的特色。但在网站构建时,两个基本职能是必须考虑的。

  第一个基本职能是承担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政府网站的职能,即自觉担当起各地教育局的门户网站功能,承担正确引导网上舆论、及时教育信息、汇集地区教育新闻资源贝搏体育、拓展教育局网络服务等职能。地市级教育网站应当是政府实施电子政务的基础平台和主要载体,建设为提高教育行政管理效率、加强教育局与学校、学生及社会公众关系的有效手段。有些地方的教育局有专门的政府网站,笔者认为,从有效利用资源和发挥教育网站整体作用的角度来说,教育政府网站宜与教育业务网站整合,使教育资源和教育信息有效对接,避免受众多头寻找的麻烦,同时有利于网站的快速普及和网站作用的更好发挥。

  第二个基本职能是构建整合教育资源、承载教育沟通的业务平台。《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通过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信息技术与教育全面深度融合、促进教育教学和管理创新”,以力求达到“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等目的。教育网站必须作为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家长及其他社会公众了解本地教育权威信息、获得本地教育优质资源、参与教育研讨及开展其他教育教研活动的唯一入口。

  以镇江市为例,镇江市教育信息网建设起步较早,从2000年开始着手建设。这些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行政职能的转变,教育信息网经过了几轮修改,越来越体现出以上两个基本职能的重要性。

  网站建设是一项系统的、不断提升的工程。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希望经过一次性投入建设完成后就不再更新的网站建设思路是行不通的。教育网站的建设更是如此,它不仅受数学技术革新的影响,还会因国家和各省、各地教育政策的调整而不断变化。作为一项动态的建设工程,笔者认为教育网站的设计应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清新明朗、风格鲜明的网站是教育对外展示的窗口。地市级教育网站在立足本文上述两个基本职能的基础上,必须有自己的风格定位,包括首页设计、整体配色方案、Flas的穿插等都尽量立足本地特色,体现本地教育的整体理念,避免“千网一面”的现象。这方面最好与整个教育系统对外展示的风格一致,增强统一的视觉效果。镇江市教育信息网前后经过7轮改版,网站功能不断拓展,但首页及基本风格没有较大变化,保持了连续性,便于尽快熟悉网站,同时有利于培养用户的忠诚度。

  教育网站建设应突出网络应用、服务功能及教育形象展示等特点,以服务教育促教学、建用结合注重实效、科学管理层次发展为原则,以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队伍培养为基础,以教育资源建设和开发应用为重点,积极推动教育信息化普及工作,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报道当地教育改革动态,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传播科技文化新知,反映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全面、系统、客观地介绍当地各类学校,从而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提供全方位的教育信息服务。同时,网站应提高网上办事能力和服务水平,推动电子政务建设,最终达到优势教育服务覆盖全地区的目的。

  镇江市教育信息网目前已经具备新闻、电子政务、网络教科研、家校交流、学习空间人人通等内容,目前随着技术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职能的提升,即将增设学校管理与服务云平台、微视频、慕课平台等方面内容。

  网站建设不仅是动态的,而且规模与投资相对较大,必须满足分步实施、不断扩展的要求。建设工程要力求在保护已有软硬件设备的情况下,更便于升级到更高的网络结构,尽量避免重复建设,最大限度地有效利用好有限的教育资源。

  自2013年以来,云技术和大数据的运用日益深入和成熟。信息社会的变化速度太快,人们不得不从重视信息的收集转向重视信息的处理。从教育层面说,教育信息化的特点是教材多媒体化、教育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活动合作化、管理自动化和环境虚拟化,这些为教育资源数据的深度挖掘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教育网站建设必须为以后教育资源的挖掘埋下伏笔。

  最基础的包括:领导信息——公布市教育局主要领导人名单、领导简历、工作分工及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活动专栏;部门信息——公布市教育局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具体工作职能、单位地址、联系人及联系方式等。

  (1)“政策法规”和“计划规划”专栏。前者分为教育法律、教育法规、教育规章、教育规范性文件和教育督导规章5个子栏目,公布了《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等行政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后者分为教育“十一五”规划、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教育事业统计、项目与资金5个子栏目,及时公布市局及各部门的文件、计划、总结、预算等。所有文件均可以在网页上直接检索。

  (2)镇江市教育“十一五”总体规划、法制宣传教育规划等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并同时予以公布具体政策解读、考评办法等。

  (3)网站随时更新镇教要闻(教育新闻),以滚动栏的方式最新公告、教育会议及视频信息在首页显著位置。

  (4)“师资队伍”专栏。包括人事动态、教师管理、专题网页、相关活动、办事指南和表格下载6个子栏目,随时公开人事信息,干部选拔条件和具体流程,解读教师录取政策及相关信息,公布优秀教师评比等各项活动,所有教师均可以在网站上了解办事流程,直接下载相关表格。

  (5)“规划财务”专栏。包括计划与统计、财务管理、基建管理、资产管理、政府采购、学生资产管理、后勤管理和网上办事载8个子栏目。实时公布给类教育财政预算、决算报告和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项目、依据、标准;专项工作的资金分配及工作进展;重大建设项目基本信息、资金分配与项目进展;政府采购信息、中标公示信息等,对涉及幼儿园、中小学等百余件实事实行网上办理。

  (6)“项目与资金”专栏。直接公布重大项目的基本信息、资金分配、工作进展。

  (7)“专题活动中”专栏。位于首页,列出近期热点活动和重要的、中心工作的推进情况。

  (8)“镇江市教育局政府信息公开指南”专栏。详细解释政府公开信息的编排体系、政府公开信息的获取方式、依申请公开的有关事项等相关政策,公布镇江市教育局2008~2012年政务信息公开报告。

  镇江教育信息网提供了完备的办事指南,包括20类100余项办理教育类各项事宜的网上指导,有完整的指南依据、办理流程、办事时限、收费标准、办事时间、受理部门、提交材料清单等环节要素;整合办事材料提供相应的表格下载、在线申请、办事、信息服务等;并开设常见问题解答、行政执法依据和行政职权事项等配套的子栏目。

  网站提供了48项及时有效的各类表格及资料的下载服务;21类事项的在线申报工作。所有办理事项的过程状态及办理结果均可以通过网站实时查询,并提供办理结果的公示。

  网站使用在线交互和论坛两大平台方便社会公众就个性化问题进行网上咨询,并及时反馈相关问题解答。提供与社会公众密切相关的教育便民信息,网站专门开设教育教学资源栏目,提供教师培训、学校招考等各方面信息。网站的相关教育信息可以通过定制的方式满足个性化需求,镇江教育期刊可以通过网站订阅的方式第一时间发送到指定邮箱。镇江教育网以自身独有的教育教学资源为特色,在当地网站中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是教育系统唯一的官方平台,很好地体现了教育部门为民服务的宗旨。网站采用资源整合的建设思路,以一站式服务的高标准、严要求,兼顾共性和个性的需求。咨询投诉栏目设置合理,有信件与回复率的统计,能对咨询投诉答复进行满意度评价,并公开满意度评价结果。

  网站公布教育部门主要领导信箱、信件数量与回复统计等情况,对来信热点问题汇总选登。信件处理有保障,工作日内实时在线一旦发现来信及时处理。民意调查采用网上问卷、热点评议等多种形式。民意调查主题鲜明紧扣教育部门当前事务,百姓参与度高。访谈形式多样性,每周一档“教育在线”视频节目及时上线,并时常在网上进行会议直播。直播有预告,内容丰富,所有视频资料有存档,可以随时在网上点播。另外网站还开通了镇江教育论坛,广开言路,吸引教师、学生及家长就教育话题开展讨论,有勇气和魄力吸纳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扩大教育信息网的辐射面、美誉度和影响力。

  首页整体简洁、美观、庄重,首页长度合理,个性化、创新的网站页面和栏目设计。网站拥有高效的信息检索功能,还提供网站地图和相关使用说明及最新更新专栏和访问量、栏目访问量的统计等功能。网站的新闻、公告栏、交流平台等栏目每日更新。网站有访问量统计及敏感信息过滤功能。网站最下方提供详细网站主管部门、维护单位和联系方式等信息。

  网站维护必须制定详细的运维机制,运行故障记录要翔实。严格按照制定的信息审核机制网站内容,值班人电话、邮件联系方式必须完整。如镇江教育信息网制定了故障恢复时间小于5小时的保障措施,信息中心配备专业技术人员4人,网站运维经费已经列入部门预算,拥有专用机房、网站服务器10多。